2014 年 05 月 12 日 ,

已經停播的美國影集「CSI 犯罪現場:紐約」,法醫偶爾會將被害人的解剖過程用 3D 軟體特效表現,電視效果要比拿著一個罐子對著鑑識組長滔滔不絕講話要有趣得多。不過那畢竟是電視節目創造出的未來科技──不,其實有部份已經實現了:虛擬生理人。

CSI_NY
▲電視節目中的未來科技也開始一一實現。(圖片來源:CSI 犯罪現場:紐約)

英國雪菲爾大學與美國紐約大學等校利用電腦運算發展出一套模擬人體的系統「虛擬生理人」(The Virtual Physiological Human),不但能像電視上演的一樣,可以 3D 展示人體與內部臟器,還能模擬生理變化。當然,它還沒有辦法做到電視上演的那樣,直接用手部動作就能跟虛擬的人體互動。

「虛擬生理人」可以將人體的物理、生化等機能在體外呈現,讓研究者可以方便模擬,而且這是一個以全身為目標的模擬系統,遠比傳統個別研究單一器官要好。這套系統應用在學校教學,例如解剖學,既可以不用只能看書本,也可以不用面對大體老師─雖然在醫學院裡嘔吐昏倒應該要比在病人面前嘔吐昏倒要好。

The Virtual Physiological Human
▲模擬顯示神經系統,包括腦部、脊髓及周圍神經。(圖片來源:The BioDigital HumanTM developed by NYU School of Medicine and BioDigital Systems LLC)

協助建構這套系統的電腦動畫師 John Qualter 表示,這套系統當然不是要完全替代解剖,但可以做為不斷練習的工具。「虛擬生理人」也可以模擬手術與某些疾病的發病過程,例如他們近期在展示這套系統時,就是以肺疾、心血管疾病與骨折為例對外展示。

「虛擬生理人」的影像投影到牆上,真人大小的影像帶來真實感,使用者戴上 3D 眼鏡用 iPad 操作。「虛擬生理人」的便利性還不止這些。2012年桑迪颶風侵襲紐約市時,紐約大學實驗室泡水不能用,但「虛擬生理人」還能用,因為它在雲端運作,換言之,其實你也可以在咖啡廳裡使用「虛擬生理人」。

除了教學,醫壆實驗尤其是藥物的臨床實驗,往往需以活著的人體為實驗目標才有意義,但這樣做往往耗時過久,也可能對受試者有潛在危險。透過「虛擬生理人」未來也可以測試新藥或新療法對人體的影響,做為將藥物或療法真正應用在人體前的重要階段。

The Virtual Physiological Human
▲這是心、肺與橫隔膜的模擬圖像(圖片來源:The BioDigital HumanTM developed by NYU School of Medicine and BioDigital Systems LLC)

(封面圖片來源:雪菲爾大學)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