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08 月 05 日

「痛到躺不下來」、「每天只能坐著睡」、「我是不是得了癌症?」許多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是僵直性脊椎炎(簡稱AS),導致大多數病友不是長期誤診就是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且發病時全身持續性的劇烈疼痛,讓病友心身飽受煎熬。因此許多病友願意嘗試偏方,只為求治癒的一線希望。

病友張祖坪先生以每日一百元美金的代價到大陸參加人體科學研究,結果竟是請村姑每天來拍打運功,同梯次的一個孩子,在村姑們「發功」劇烈拍打下半夜猝死,嚇得他落荒而逃。也有人違禁從中國偷渡100多瓶號稱能「強筋健骨」的土龍酒、放血療法…等種種偏方,目的就是想要治癒AS。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也發現,除了誤診、尋求偏方的心態之外,病友對於自身的權益,包括社會資源、健保資源都不是太清楚,甚至還會因恐懼而拒絕,讓關懷協會決定製播微電影,將病友的心聲濃縮,同時也將正確資訊製作成衛教月曆來解決疑慮。

協會三日舉行微電影首映會,現場吸引了上百位的AS病友觀賞。理事長高正表示,僵直性脊椎炎不可怕,可怕的是退縮、逃避、甚至放棄。協會希望能協助病友們達成AS「三到」目標:AS疾病知識要知道,避免使用偏方;社會資源要拿到,如身心障礙手冊,能減緩病友負擔、保障未來;最後,希望病友能有效用到治療,不害怕用藥,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

知道:疾病知識要知道

陳信華醫師表示,台灣約有高達6-7萬人口罹患AS,這是一種主要影響到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性疾病,病友脊椎附近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容易因發炎而鈣化僵硬,慢性長期性的發炎可使脊椎成為失去柔軟度,而部分病患會變成嚴重駝背。AS發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許多病友早上起床發覺腰部疼痛或有僵硬感,但下床稍事運動後立即得到舒緩。病友劉昱弘說:「晨僵就像是電腦”開機”,要慢慢的一節一節關節動才能起來。」

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對AS的不熟悉,所以多數病友沒有很高的病識感,導致不是長期誤診就是以為得了不治之症。病友劉育弘高三時發病以為是生長痛、運動傷害痛,至診所看診吃了一年消炎止痛藥仍不見好轉,而後至大醫院就診確定罹患AS並開始正確地持續性治療後,才讓他停止疼痛。但當時劉同學天真地以為自己有在運動,而且沒吃藥也不會痛,便自行停藥了兩年,沒想到在這段期間,劉同學的身高也在一年內悄悄「縮水」2公分了,讓排球系隊的他非常介意。但他不知道的是,原來身高變矮,卻是骨頭已經出現粘黏的結果。

陳信華醫師分享,他的另一位女性病患張小姐,在診治前已誤診長達8年,這段期間曾被診斷為脊椎側彎、病毒感染、癌症,甚至是精神病,不僅帶給她極大的身心煎熬,還因長期誤診,疾病惡化時常痛到連躺著都不能動,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年幼的孩子就靠著丈夫與婆婆日夜輪班照顧。陳信華醫師表示如果能盡早診斷,盡早接受治療,病患可以免於張小姐所歷經的艱苦。

拿到:社會資源要拿到

協會理事長高正表示,協會長期希望能夠替病友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以及補助,但回頭卻發現,許多病友夠資格請領身心障礙手冊卻不申請。探究原因,發現有些人不敢跟醫師開口,怕醫師回絕或讓醫師惹麻煩;有些人怕請領了卻阻礙了未來的許多機會,包括交友、婚姻、以及工作;有些人則是根本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請領。

高正理事長補充,其實身心障礙手冊包含了許多社會福利,包括學費、就醫掛號費、稅捐的減免、免徵汽車牌照稅、乘車交通優惠等等,可以減輕很多病友的負擔。而至於擔憂請領後身份受標籤化,病友應該勇於開口,向對方解釋病情,協會也有提供許多手冊以及資源,可以幫助病患解決疑慮。

用到:健保給付治療武器多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AS的治療除了要緩解病友不適的症狀,還希望病友身體可以恢復到最好的活動能力,改善長期健康生活品質,另外就是要減少脊椎外和關節外的病變。治療AS就如同控制慢性病,但是,就是因為這是一條長期抗戰的路,許多病友不願意接受西醫藥物的治療,或者是有許多誤解。

目前的治療方式包括:運動及物理治療、手術治療、抗發炎及免疫調節口服藥物,以及最新的生物製劑治療,健保已有條件給付。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早期治療能預防關節破壞及功能喪失。

陳信華醫師指出,病友對於生物製劑的使用有許多疑問及疑慮,以為生物製劑打下去就不痛,效果很好,副作用一定很大,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生物製劑與其他藥物最大的不同點,是作用目標十分明確,且對其他細胞一般正常的運作並不會有影響,副作用反而相對較少。

藥物持續進展 改善病友生活品質

也有患者認為,AS治療的生物製劑是最後一道防線了,好的藥要留到最後,以免未來無藥可用。陳信華醫師解釋,即早就把發炎抑制住,才可以減少未來發生脊椎變化的機會。目前治療AS生物製劑選擇有三種,作用機轉都是抗TNF-α。藥物的研發,從每週兩次短效進展到每月只要施打一針。台灣的研究資料顯示,使用長效型生物製劑,有71.3% 的病友於第二週開始就有療效,持續使用下療效能持續並不減退,包括改善關節症狀和降低疾病活動性、供骨骼保護作用、減少關節損傷惡化。

劉同學在使用每月一針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生活品質改善許多。對於某些商務人士、較為年輕仍需要工作的患者、或者是不敢自己打針需回醫院施打的患者而言,一個月一針能配合固定回診時間,方便性提高。而目前國外也開始有不同機轉的製劑在進行AS治療的臨床試驗,醫學的進步讓未來仍然有許多的可能。當醫師認為患者需要使用到生物製劑時,患者若有疑慮,應該跟醫師討論,以免錯失良機。

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推微電影與衛教桌曆

關懷協會特別邀請到製作「一首搖滾上月球」的團隊來拍攝AS微電影,電影海報上穿著盔甲的勇者,象徵AS就像是上天給病友的盔甲,雖然左右著病友的行動,但是卻讓病友可以成為帶著盔甲的勇士,仍然可以努力工作、微笑面對生命、擁有愛情與親情的支持。如同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常務監事林孚爾所說:「這個疾病,你如果不去抵抗它,它就會越欺負你。堅持下去與疾病對抗,那它就欺負不了你!」

每日一百美元赴大陸求醫治 結果竟是村姑拍打功 正值青少年時期發病  卻被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張祖坪先生約12、13歲發病,痛的顛峰期是在高中,那時下背一直隱隱約約的痛,父母還以為是運動傷害,後來去看骨科,卻被醫生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隨著情況惡化,生活開始受影響,他說:「真的是太痛了!」回憶起高中3年,根本無法專注在課業上。

即使有在治療卻趕不上惡化的步伐,生活還是一步一步的被侵占,張祖坪形容:「真的很痛,很像骨頭長東西,被刺到的感覺。」到大學時,脖子慢慢變僵硬,畢業後頸部已出現沾黏,無法大角度移動,當時才被確認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AS)。

身體的疼痛可以克服,但旁人的異樣眼光,卻沒辦法假裝不在意。僵硬的身形讓他只能維持在同一個角度,他覺得自己像個怪物,不敢照鏡子,當然也不想別人把目光及焦點投射在他的身上。

心急亂投醫 赴大陸人體科學研究所 竟是村姑拍打運功

在長期全身持續性劇烈疼痛的折磨下,看似在愚笨的方法,也都願意試。除了一般常聽到的偏方,張祖坪還曾以每日一百元美金的代價,到大陸參加人體科學研究,結果竟是請村姑每天來拍打運功,甚至有同梯次的一個孩子,在村姑們「發功」劇烈拍打下,半夜猝死,嚇得他落荒而逃。既使知道這些號稱特異功能的治療毫無科學根據,還可能危及生命,但面對這樣的病痛,他寧可放手一搏。

治療過程心力交瘁 妻子一路鼓勵扶持 讓他勇敢面對疾病 積極持續治療

對抗疾病的過程,讓人心力交瘁,連兩任女友,都因為自己身體的狀況,而被家人阻止交往,一度讓他自暴自棄。幸運的是,張先生遇到了這輩子最愛的人 – 他的妻子,他們剛在一起時,夫妻倆常一起參加醫學座談、閱讀相關文獻,張太太了解到這個疾病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外型有影響,但事實上他們的生命長度和一般人相同。這令她感到非常高興:「基本上他不一樣的外型是上帝為我訂製的。」現在他們牽手度過了14年,她覺得在人群當中可以找到彼此、互相珍惜,這不是人人能擁有的。張先生也鼓勵大家勇敢追愛,沒有什麼藥比心愛的人陪伴來的有效,張先生夫婦很感恩上帝讓他們擁有一切、擁有彼此。

給自己多點信心 即便處於逆境 也要樂觀面對

張先生樂觀的說:「痛也是一天不痛也是一天,就是讓自己高興一點。」他一直存著開朗、感恩的心態,他覺得只有剛開始要克服對疾病的不了解,對年輕人來說,並不會造成妨礙跟阻力。張先生更鼓勵大家現在醫學發達,早點積極治療,對症下藥、適當的服藥與規律的運動,再加上對自己多點自信,年輕一代的AS事實上是更美好的,不用害怕。

「如果可以對大家有幫助當然是願意,而且希望夥伴能像我一樣幸福。」張先生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故事給其他的病友,他有機會就會跟其他病友分享,他覺得換個心境想,藉由AS能認識其他的朋友,自己的現身說法能有助於別人,都是件開心的事。「其實大家都有病,只是有形無形的,大家都不一樣,沒什麼不公平。」

【8月3日(日) 劉昱宏治療故事分享】抬頭挺胸的僵直性脊椎炎

治不好的運動傷害 竟是僵直性脊椎炎

25歲的劉昱宏,在高中二年級時,因為打籃球造成的運動傷害,原本認為吃了消炎藥就會好,沒想到吃了一年多,仍不見好轉。上了大學後,在父母的擔心下,劉同學去大醫院做檢查。看了骨科,照了X光後醫生說沒有問題,轉而看免疫風溼科,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AS)。
「我覺得還好阿。」在知道自己是AS後,劉同學並不會難過,他很樂觀,覺得AS不像是心臟病、癌症那麼樣的嚴重。然而,這樣的樂天態度,卻讓他失去的對疾病得警覺心。

以為不痛就沒事 自行停藥 身高縮水

劉同學平時喜歡運動,活躍於系上的排球隊。用大量的運動度過AS發病的大部分時間,所以不太會因為AS感覺到疼痛。大一的時候看了醫生,大約看了一年後,覺得自己已經恢復到跟以前一樣,心想,已經不會痛了,加上自己有運動習慣,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便自行停藥,沒有再繼續治療。

大三升大四,因為要準備考研究所,劉同學減少了運動時間,逐漸增加在補習班的時間,專心念書。缺乏運動且長時間坐在補習班的椅子上,讓原本以為沒問題的AS出現了惡化的警訊。「有一天晚上不太能呼吸就嚇到了,胸腔的肌肉縮在一起,好像沒辦法拉開。」那天晚上的驚恐,劉同學仍心有餘悸,立刻至醫院做檢查,沒想到脊椎已出現沾黏硬化的情形,身高縮水了2公分。

不用偏方 積極治療 才是控制病情不二法門

發病至今,雖然短暫停藥,已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劉同學痛定思痛,開始持續接受治療。剛開始治療AS都是使用非固醇類抗發炎藥劑,雖然沒有不適,但發炎指數仍高。後來醫生推薦他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劉同學接受了。

「用了生物製劑我沒有感到不適,應該說不會感覺到。」發炎指數控制住了,雖然還是會脊椎痠痛,他形容晨僵「像是電腦開機,要慢慢一節一節讓關節轉動,才能起床」,但不會覺得很嚴重的不舒服,對疼痛的敏感度也下降,生物製劑帶給劉同學更舒服了生活。

偶爾的疼痛可以藉由吃藥、運動改善,但是卻避免不了「身高縮水」的問題。劉同學說他很介意身高的問題,因為他肩膀比較寬、骨架比較大,所以身高太矮會看起來很奇怪。不過除了身高以外,劉同學覺得他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一樣可以運動打球、一樣可以談戀愛。

抬頭挺胸 樂觀面對未來

「看診的時候每當有人說:『怎麼那麼年輕。』我就盡量保持讓自己抬頭挺胸。」劉同學乖乖地遵照醫囑、接受復健治療。最近開始會參加病友活動,聽其他較年長的病友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看到以前因為醫療較不發達,造成許多嚴重的誤診及延遲,也認為自己是幸運的,能在年輕時即時的控制住病情。

「時候說的奇蹟,跟自己的態度跟心境是有很大的關係。」曾經疏忽擅自停藥,造成他永久的傷害,這個教訓讓劉昱宏正視了這個疾病,他配合診療、善用健保資源,積極了解相關的福利資訊,活出不一樣的與病共處的人生。

【8月3日(日) 林孚爾治療故事分享】延遲治療十四年,努力克服僵直性脊椎炎

下午時段的淡水河畔總可以看到一個身影 – 林孚爾先生。慢跑是他每天的例行公事,路線從南河腳踏車道到關渡橋,他笑著說:「沿著淡水河走很漂亮。」看不出來愛運動的他,其實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

當兵時病發 誤診十四年 痛到只能坐著睡覺

51年次的林孚爾在當兵前出了一場車禍,雖然受傷了但沒有大礙,所以他也沒有多想,沒想到卻是痛苦的開端。在當兵期間,一次的丟手榴彈測驗中,他發現他竟然無法使出全部的力量去丟擲,腰整個變僵硬了,他愣住了,之後才感覺不對勁,回想起小時候的活蹦亂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身體就變得那麼硬。就醫後醫生診斷只說是沾黏,沒有即時正確治療,導致後來無法「抬頭挺胸」。

當時他工作時常得趕夜班送貨,有時也必須搬重物,忙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因為工作的關係導致他腰痛,他形容當時的痛,就像是腰的韌帶跟肌肉要斷掉一般,如果有人稍微推到他,他就會很容易發怒。也因為痛到躺不下來,林孚爾長期只能坐在沙發上睡,當時病症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可惜當時的人對於「僵直性脊椎炎」還不清楚,因此就這樣延誤了14年。

找對方法,正確治療,爬山、游泳、慢跑難不倒

在這14年中,他說:「剛開始好像得到癌症一樣,很想把工作給停掉。」和多數病友一樣,開始嘗試各種的民俗療法,例如推拿、刮痧、給師傅拍打。一個禮拜至少一次,一次就得花費一千元。痠痛在當下確實有緩解,但一段時間後,疼痛再度找上門。值得高興得是林先生有運動的習慣,他得意的說:「你看你們正常人的筋骨都沒有我的鬆。」所以疼痛的情況不會太嚴重。

民國85年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吃藥再加上做醫生教的拉筋動作,情況好轉很多,他說:「吃藥的目的就是這樣,讓你活動力好,然後就趕快去做運動。」

林孚爾想跟大家分享:持續接受治療可以讓病情好轉,能夠累積健康的本錢。心情也很重要,運動可以讓自己的心情好。身心靈一同調整,對人生的態度也會越來越樂觀。

兩個兒子也遺傳 因為了解 所以不怕 全心投入協會事務 希望幫助更多病友

「很幸運有個不離不棄的太太。」在提到太太時,林先生露出幸福靦腆的笑。家人是他最大的支持力量,這也是林先生努力堅持下去的原因。雖然兩個兒子也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不過兩夫妻並不因此徬徨,他們說只要越了解,就越不會害怕,兒子們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AS完全不影響他們的生活。

林孚爾目前卸下理事長一職,擔任常務監事,在協會服務多年,他分享:「這個疾病,如果不抵抗它,它就會擊垮你。有持續治療的人,才能夠將身體維持在好的狀態。病友們有任何的疑問,協會很樂意提供病友以及家屬多方面的支持。」

【8月3日(日) 張云芳治療故事分享】輾轉求醫 僵直性脊椎炎並非男性專屬疾病

民國99年醫師確診張小姐為僵直性脊椎炎(AS),張小姐流淚了,並非因為難過而是喜悅,要確認自己是AS,是歷經了多少年的挫折及淚水。

輾轉的求醫過程 沒有醫師知道她怎麼了

「不舒服、背痛、睡覺無法翻身」張小姐敘述40歲左右發病的難受。起初去看醫生,醫生診斷為脊椎側彎,給張小姐脊椎側彎的治療方式 – 止痛藥,不過治標不治本。

接著張小姐開始了輾轉的求醫過程,不論是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甚至中醫療法的推拿針灸刮痧,去了不同的醫院也見了不同的醫師,依舊都找不到原因,而疼痛也與日俱增。

99年的五月,是症狀最嚴重的時候,那時候的痛仍刻在心中,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能夠體會。張小姐回想:「當時痛得沒辦法睡,每天都只能睡1-2小時。」。到醫院就診,白血球高達19000多,醫師懷疑是病毒感染,開始往「血液」這個方向做治療。張小姐還曾經被隔離,每天都必須抽血做檢查,打抗生素,但都不見改善,醫師甚至認為她得了血癌。

依症尋因 卻沒有醫師願意相信

張小姐就自己蒐集資料,自己找病因。蒐集資料後覺得自己的症狀和僵直性脊椎炎很像,所以在曾嘗試詢問醫師自己的想法。沒想到當時醫師認為AS是男性的疾病,不但不願意相信她,甚至請她去掛精神科。「那時候想死掉,完全吃不下,走路都沒辦法,站都沒辦法站,醫生還找不出病因,醫生還說你沒病。」當時的氣憤與悲痛,讓她想過放棄,但不捨家中年幼的孩子,她咬著牙、忍著、撐著。

長期誤診骨骼嚴重沾黏 生物製劑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最後來到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張小姐印象深刻的說:「我是坐著輪椅進去的,那時胸痛、全身痛,已經痛到沒辦法走路了。」後來找到AS的專家陳信華醫師,陳醫師聽了她不知道重複和不同醫生說過的話後說:「你這個症狀,很明顯就是AS一般症狀。」,張小姐不禁大哭了出來,因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知道自己生了什麼病,喜極而泣。張小姐說:「第一次回診的時候,我已經可以走路了。後來每個禮拜回診,每次回診我每次哭,因為已經找到你的病因了。」歷經多少年的挫折,面對多少位的醫師,終於,可以將心中的那份憂慮放下了。

照了X光後,脊椎每節都沾黏了,因為之前幾年的誤診,延遲了治療的時機,導致病況如此嚴重。之後陳信華醫師就開始針對AS的治療,治療初期使用類固醇治療,之後使用兩個禮拜打一針的生物製劑治療。曾經因為感冒有短暫停藥,因為產生了抗藥性,就改用一個禮拜施打兩針的生物製劑。每次的感冒,都會讓張小姐產生抗藥性,所以她變得很注重保暖,並讓自己盡量別感冒。大概半年前,開始使用,最新的一個月一針的生物製劑。在接受正確治療後,張小姐的病情也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也得到大幅改善。

先生的無微不至 陪伴度過最痛的日子

「我先生對我很好,白天他照顧我、帶小孩,晚上我婆婆就幫我帶3個小孩,他在醫院顧我,一早再回家。那時候他都沒辦法好好工作。」張小姐心疼的說,因為有先生的支持與照顧,讓她能夠積極的面對自己的病情,也因為家中還有年幼的孩子在等著,讓她說什麼也要繼續努力治療。

現在日常生活已經恢復正常,張小姐平常在家就是照顧三個孩子,早睡早起,陳醫師甚至笑說這個病叫『好命病』。現在張小姐已經快50歲了,雖然當時的疼痛還記得,很高興現在不用再回去以前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