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生中的兩極最需要醫療照護。前為嬰幼兒期,後為老人期。兩者的疾病型態又截然不同。老人多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肪高、骨質疏鬆等。這些疾病在孩子幾乎看不到,那麼孩童的健康問題是什麼?
小貞是小兒科門診的常客,她的母親非常用心的照顧兩個孩子,小貞的哥哥五歲,偶而也有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看過一、兩次門診,在一週之內就痊癒了。小貞則不然,從四個月起,就經常生病,當時流行那種幼兒傳染病,她總有份。現在兩歲了,幾乎每個月都來報到,腸胃炎、咽喉炎、發燒、細支氣管炎,反覆不斷,而且每次病程都拖得比哥哥久,令母親十分困擾。
事實上小貞的例子,反映出幼兒感染性疾病常見的三大特色:
1.急性感染多 2.三歲以下抵抗力差 3.不同的個體(小貞和哥哥)復元能力相異。
相信家中育有幼兒的父母親,也會有同感,因此值得我們詳加說明。
(一)幼兒急性感染何其多
最常引起感染的病原無疑是濾過性病毒,其次是細菌。單以常見的感冒症狀為例,致病的濾過性病毒超過100種。因此如果要向家長介紹常見的病原與相關的疾病,恐怕流於紛雜,不如由症狀來定位感染的器官系統,更容易及早找到病原所在,並對症求診。
至於疾病初期或半歲以內的嬰兒,症狀經常不明顯,往往表現出,「不太對勁」的模糊症狀,此時若無警覺,可能錯失治療的時機。根據多年的兒科經驗,我常教導幼兒的父母,小寶寶「能吃、能睡、能玩」是他的健康鐵三角,對照「不太對勁」的吃奶減量、煩燥不安,和活力不佳,有沒有感染就容易判斷了。
(二)嬰兒期免疫系統不成熟
在兒科門診我們常見到抱在手上的小寶寶或牙牙學語的幼兒,但相對的學齡以上的兒童比較少見。由此可知,幼小的孩童容易生病,這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未成熟,以致抵抗力弱,讓病原有機可乘。
人體的免疫系統大別為兩類,第一類稱為細胞免疫,指的是白血球,包括B淋巴球、T淋巴球、中性球和吞噬細胞。另一類稱為體液免疫,指的是存在於血液或淋巴液之中的特殊蛋白質,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以及補體蛋白complement,簡稱C。
隨著幼兒成長,免疫系統需要數年才成熟。剛出生的新生嬰兒只能產生少量免疫球蛋白,必須藉胎兒期輸入的母體IgG來保護它。這些輸入的IgG在出生後逐漸代謝,到了嬰兒長到4個月大的時候,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即母體的IgG下降而嬰兒自己的IgG到6個月之後才逐漸上升,直到6歲以後才達到成人的水準。新生兒補體蛋白中的C8、C9濃度較低,只有成人的20%。
至於細胞免疫,T淋巴球的功能不足,使得新生兒無法產生足夠的化學物質來誘導白血球向入侵的病原集結並吞噬它們。因此兩歲以下的孩子,對於某些披有多醣體包膜的細菌,無法產生抗體。難怪一旦感染此類細菌(例如肺炎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病程快速惡化至腦膜炎、敗血症了。
(三)個體免疫、因人而異
我們經常看到,同一家庭的小孩,抵抗力強弱和復元快慢差異頗大。這牽涉到俗稱「體質」的因素。決定體質的原因錯綜複雜互有關連,包括遺傳基因、荷爾蒙、營養和運動。每一個人的生理構造,似乎也有特定的弱點,有人容易呼吸道感染,有人腸胃不好,有人皮膚敏感。
除了各人體質差異以外,其實環境因素也影響感染頻率。排行老大的孩子,年幼時沒有年齡相近的兒童傳染疾病給他,所以較不易感染。通常到了進入幼稚園或托兒所的第一年,才頻頻生病,逐漸累積對抗各種病原的抗體。
老二卻不同,從小就接觸到兄姊帶回來的病原,常被父母誤以為抵抗力比老大差,其實他是早發先至,提前庫存抗體呢。只不過三歲以內的免疫系統不成熟,生病症狀嚴重些,畢竟是比較吃虧的。
大家都知道,感染的發生需要「環境」中的「病原」進入「宿主」才會引起。所以預防感染也應從這三個環節著手。保持環境清潔、減少污染源、避免出入人多而密閉的空間,以及勤加洗手,都是針對環境和病原的有效防患措施。至於宿主的因素,除了遺傳基因或胎內感染等先天不足因素難以改變以外,後天的調養非常重要。
例如均衡營養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在幼兒期正是奠定日後免疫力和改善体質的關鍵。所幸孩子不斷在成長發展,只要我們明白孩子感染的特點,後天努力的空間其實是非常寬廣的。
本文授權自書田診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