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項由國立台灣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其他19國的研究人員合作的研究發現,第21對染色體上的數個位在長鏈非編碼轉錄體(long non-coding RNA)基因上的位點,與躁鬱症治療的常用藥物「鋰鹽」的治療反應有顯著相關。帶有此位點的人,其治療反應較佳,經過一段時間追蹤,病人也有較低的疾病復發率。這個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上刊出。
2/3病人服藥無明顯改善
躁鬱症為一嚴重精神疾病,1960年代中期發展出的鋰鹽治療,被視為是相對有效的藥物,也是許多國家第一線用藥的常見選項。然而仍有2/3的躁鬱症病人服用藥物後並無明顯改善。因此由德、美兩位學者發起的國際鋰鹽治療遺傳聯盟,其中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郭柏秀副教授及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陳錫中醫師共同參與此聯盟。
研究設計複雜 幸樣本收集有突破
目前已知人類的基因體會與環境暴露進行互動,影響人類行為及臨床上觀察到的表現型。此概念延伸到治療端的應用,就是近十年來蓬勃發展的藥物基因體學,由於牽涉到醫師對病人之治療處置及藥物療效評估,病人的選樣與治療反應的測量方式均可能會影響結果。因此研究設計複雜,廣收病人難度不小。近年來跨團隊、國家,甚至跨洲際的合作已增加樣本數,使得此類型研究有機會得到較有意義的發現。
非編碼基因在躁鬱症扮演重要角色
此研究使用現今遺傳研究中常用的全基因體掃描方式,進行人類染色體上超過六百萬個位點的分析。在2563位使用鋰鹽的躁鬱症病人中,發現影響鋰鹽治療反應的顯著位點。更有意思的是,研究團隊找來一群單線使用鋰鹽治療的病人,追蹤超過兩年之後,發現帶有此位點的人,治療反應較佳且有較低的復發率。
由於報告出的位點落在非編碼的基因上,對應近年來陸續展開關於非編碼轉錄體的研究中,指出這些非編碼轉錄體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基因表現調控至為相關,其在躁鬱症治療反應上扮演的生物機制,值得進一步探討。未來方能有機會將這些基礎研究識別出的生物標記,進行臨床上的應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跨國新發現! 影響躁鬱症鋰鹽療效的基因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