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03 月 02 日

你是否常為這些困擾所苦?每天一起床想到要上班,渾身滿滿的厭世感只想繼續賴床;常因不明原因感到疲倦、頭痛、肌肉痠痛或失眠等等,即便透過充分休息也無法改善,那你極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疲勞症候群」了!根據台北市衛生局調查顯示,台灣有三成以上的上班族,超過260萬人有慢性疲勞的現象,其中都會區即佔190萬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謝旭東表示:「現代人生活多充滿壓力,慢性疲勞症候群為現今社會的新文明病,為此求診的病患超過5成,其年齡多分佈於25-45歲之間,尤以金融行業、醫護人員、程式設計師、網絡工作者、空服人員為大宗。」

現代人處在高壓的環境下容易引起情緒緊張、進而影響身體機能代謝,這種心理影響生理的刺激又稱作緊迫(stress),現今社會許多職業的工作節奏偏快,非上班時間也需時刻保持在備戰狀態上,身心靈無法得到真正的休息。除此之外,不合理的工作壓力、超負荷的工作量又或是長期積累的工作情緒等等,皆為容易造成慢性疲勞的主因。中醫師謝旭東補充:「中醫常道人蔘是抗緊迫的妙藥,市面上的人蔘品項非常多元,其中6年根高麗蔘含有30多種人蔘皂苷,不僅能調節免疫力、幫助身體抗緊迫,提升身體的保護力,更適合經常處於生活緊張,工作壓力龐大的現代人。」

這5大職業工作者,原來都是「慢性疲勞高危險群」

金融行業:面對全球金融環境的急遽變遷,金融業人員長年處在精神高度緊張狀態。
醫護人員:長時間密集照護、病人情緒處理及院內人員協調等,醫護人員多暴露在多重高壓之下。
程式設計師:埋首於程式編碼及開發設計的程式設計師,需維持長時間的專注及腦力消耗。
網絡工作者:時刻處於「在線狀態」,及透過通訊科技「隨傳隨到」,工作與休息界線模糊。
空服人員:工作期間需長時久站,日夜顛倒的作息及往返通勤使身體過度勞累。

中醫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從調養肝、脾、腎入手。針對肝的調理,在藥材上選擇柴胡、香附、鬱金,可以達到透解鬱熱,疏肝理脾的效果;而補「虛」的6年根高麗蔘則非常適合脾及腎的調理,具有緩解脾虛而引起的濕,以及抗疲勞等功效,若搭配枸杞與紅棗一起使用,溫補脾腎的效果更佳,因為枸杞還具有降低血糖(多糖)、抗脂肪肝(甜菜鹼)等作用,並能抗動脈粥樣硬化。另外,除了中藥療法,百會、印堂、太衝、三陰交、足三里,也都是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重要穴位,在疲勞時不妨按按穴道,舒緩長期慢性疲勞造成的四肢痠痛及肩頸緊繃。

簡易6項自測標準 快速檢視是否患「高風險」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症候群為一種長達6個月以上且逐漸蔓延的疲憊感,並無法經過運動或休息而獲得改善,有時也會伴隨一些醫師難以根治的綜合性病灶,讓人身心持續呈現萎靡的「厭世感」,中醫師謝旭東表示:「來求診的患者多半處在高壓、精神緊繃的環境下,又長期沒有適當紓壓,進而引發各種大大小小的病灶,常見的3大病徵分別為頭痛、肌肉痠痛及睡眠障礙。」謝醫師特別點出6項自測標準提供民眾自我檢視,提醒民眾若長期出現以下症狀,且透過診療無法根治,則可諮詢專業醫師評估是否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可能

輕度的發熱或怕冷
喉嚨痛或有異物感
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
頭痛、肌肉疼痛
有轉移性、沒有發炎反應的關節痛
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睡眠中斷、過早醒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謝旭東推薦6年根高麗蔘,其中的人蔘皂苷不僅能修補和調節身體機能,對於對抗緊迫壓力作用有非常好的效果!

中醫師謝旭東說明,慢性疲勞的症候群屬於中醫血痹虛勞的範疇,血痹虛勞的人因氣血循環差,容易出現臉色偏白、口乾、喘、心悸、腹脹、小便不順等症狀,另外勞累的人也會有血循不暢的問題,進而導致肌肉痠痛,針對此類病患可以以中藥或針灸幫助改善、緩解其疲勞感及症狀。而市面上多款人蔘,談及6年根高麗蔘,謝旭東中醫師進一步分享高麗蔘需長至 6 年才充分成熟,養分最為豐盛,稱為6年根,然而若生長超過 7 年則會體型變形、功效降低,其中的30多種人蔘皂苷能修補和調節身體機能。而現代醫藥學也對人蔘進行了研究發現,6年根高麗蔘同時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且在動物實驗中還發現高麗蔘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對人體健康有非常多益處。

中醫師親授指標抗厭大招 「牛」轉乾坤揮別萎靡「厭世感」

對於長期慢性疲勞的狀況,謝醫師不藏私推薦指標性5大抗厭招數:

解鬱花茶-6年根高麗蔘枸杞佛手柑茶
藥材:佛手柑2錢、6年根高麗蔘2錢、枸杞2錢

煮法:加入700毫升的水,先中火煮滾再轉小火煮沸20分鐘

功效:解鬱暖胃,補心氣安神

【新聞圖片】除了中藥療法,太衝穴、三陰交穴、風池穴也都是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重要穴位,在疲勞時不妨按按穴道,舒緩長期慢性疲勞造成的四肢痠痛及肩頸緊繃。

穴道按摩
太衝穴
取穴方式: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

功效:對於肝火旺盛、容易焦慮者,可達到疏肝理氣的功效

三陰交穴
取穴方式: 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

功效:助緩解生理痛、生理不順、手腳冰冷、胃痛、腹瀉和更年期症狀等

風池穴
取穴方式:枕骨下方凹陷處

功效:緩解頭痛、頭暈、眼睛疲勞,並改善臉部浮腫及肩頸痠痛

適度運動
「規律而重複的動作」可以幫助消除壓抑已久的張力與壓力,例如:健走、爬山、游泳、健身、瑜珈等,皆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進而消除四肢疲乏、肩膀僵硬、體質虛寒與肌肉痠痛等問題。

中藥泡腳法
在中醫理論中,腳為肝脾腎三條經絡經過之處,藉由刺激腳部能引氣下行,避免氣血都集中在腦部,使頭腦停不下來,能幫助安神好眠,建議泡約15至20分鐘。

聆聽大自然音樂
除了多多接觸大自然外,聆聽自然的音樂,如雨聲、流水聲、鳥鳴聲等來自大自然的聲音,也有助於幫助心情放鬆、緩解壓力。

更多6年根高麗蔘相關內容,詳情請見「人蔘保健知識庫」:https://www.ginsenglibrar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