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對於每個媽媽來說都是一項全新的挑戰和體驗,除了身體的變化,還有面對哺乳問題時心裡的壓力和糾結,即便不是初產婦,每一胎所遇到的哺乳難題可能都不盡相同。
從初起泌乳階段會遇到的缺乳、塞奶、乳頭受傷、乳腺炎,重回職場面臨的擠奶、儲乳、維持泌乳量問題,到離乳階段的退奶方式等,都是哺乳媽媽甚至是哺乳家庭可能面臨的難題。
中醫在產後泌乳到後續哺乳階段,可以提供的協助包括:
- 產後缺乳/促進乳汁分泌
- 乳汁不行/乳腺阻塞
- 母親的情緒問題/產後抑鬱
- 母親的生理狀況:睡眠障礙、飲食消化、痠痛(肩頸腰背…)、產後掉髮等等
圖片來源: 雄鷹娛樂TGE
臨床治療會根據哺乳媽媽的症狀、氣血狀態,合併舌脈診,甚至乳房的觸診等選方用藥,也可以運用耳穴治療或體穴針灸來調整經絡氣機。了解母乳哺育對寶寶的各種優點,包含生理與心理健康,在根據母嬰需求給予治療與建議之時,也需要更多傾聽母親的心聲,尊重並支持母親/哺乳家庭的決定,陪伴他們走過這段親密美好的過程。
關於哺乳期乳腺炎與塞奶
門診經常會遇到產後哺乳的媽媽因為塞奶、乳腺炎就診,上述情況比較常發生在產後一週到四個月不等,主要原因包括乳汁供過於求、乳汁鬱積、哺集乳導致乳頭傷口感染等。
常見症狀除了乳房疼痛、乳頭小白點、硬塊、發燒、頭痛、全身無力,也可能伴隨乳房皮膚發紅、觸摸疼痛、乳頭傷口、乳腺膿瘍、口乾舌燥、肩頸緊繃等,對於已經睡眠不足的媽媽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身心都承受極大的壓力。臨床上除了診察乳房情況、哺乳衛教、藥物指導,也同時使用中藥、針灸、拔罐等方式緩解乳腺炎或塞奶的不適。
中藥部分,常用清熱解毒、寬胸理氣散結的藥物,如銀花、連翹、蒲公英、夏枯草、黃芩、枳殼、通草、路路通等,但用藥過程需注意用量,避免苦寒藥物傷及胃氣,甚則影響乳汁生成。
針灸和拔罐,目的為舒緩經絡阻滯,行氣活血化瘀,以足陽明胃經、足厥陰肝經穴位為主,常用合谷、足三里、太衝、天宗、少澤穴等,助疏肝清熱,通乳散結,調節乳汁分泌。
另外,在乳腺炎急性期或塞奶時,需避免過度油膩上火的食物,如油炸物、精緻糕點、補品(麻油雞、十全大補湯一類),可補充卵磷脂以及大量喝水(至少2500-3000ml以上),並記得放鬆心情,充分休息,讓哺乳不只是甜蜜的負擔,更成為與寶貝之間親密美好的回憶。
You have noted very interesting details! ps decent web site. live horse racing tv today
Thank you for great articl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rtl2 live stream kostenlos
Wonderful post! We will be linking to this great article on our site. Keep up the great writing
You have noted very interesting details! ps decent web site.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