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犢不畏虎」原本是形容年輕人勇氣十足、不畏艱難,另一方面也可能顯示年輕人涉世未深、不知凶險。這句老話近來有了科學上的新證據支持。

人們既有的學習模式,是藉由過去經驗和知識獲取評估自己從事相關行為的危險程度。例如人們學習到開快車可能造成致命車禍的機會比自己想像中來得高,因而重新評估自己開車時相關動作可能造成的風險,進而提醒自己避免危險駕車的行為。

2013年11月份,《自然》期刊(Nature)刊載的評論文章引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年輕人將學習獲得的「不利」資訊內化到自我風險評估的修正能力可能不如成年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研究者在英國招募五十多位自願受試者,年齡在 9 到 26 歲之間,每位受試者被要求自我評估未來遭遇到 40 種假定不幸狀況(像是車禍事故、家中遭竊)的風險,接著告知受試者這些事件在統計上真實的風險,再次重複上述 40 種情境,請受試者重新評估自己遭遇相同情境的風險。研究者充分確認年紀小的受試者可以了解情境和統計數字的意義,也將有憂鬱傾向的受試者排除。

不經深思熟慮及衝動行事,是普遍青少年給人的印象。

(圖片來源:Tobyotter via photopin cc

結果發現:如果受試者得知初次自我評估遇到倒楣事的風險,低於實際統計上的風險(可以稱之為壞消息),較年長的受試者在第二次自我評估時就會修正到接近實際風險,但是較年輕的受試者在第二次自我評估時,仍相信壞事沒那麼容易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初次自我評估的風險比實際風險來得高(好消息),第二次自我評估的修正程度就沒有呈現年齡上的差異。排除過去經驗、記憶偏差、對主題的熟悉程度、評估的反應速度等相關因素之後,統計模型發現年紀大小對於壞消息的學習仍有顯著的影響。

 

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的解釋

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說:人們在動機上比較傾向相信好消息,而比較容易對壞消息打折扣。上述研究發現這個「好消息—壞消息效應」在青少年可能比在成年人更明顯,過去部分研究發現在青少年時期,大腦紋狀體(Striatum)區域最為發達,這個區域被認為是掌管獎勵反應的,學者推論青少年比較容易受到獎賞(好消息)的激勵。相對地,掌管認知—控制功能、學習分析負面條件(壞消息)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可能要成年之後比較成熟,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青少年比較容易從事危險行為和意外傷害死亡率比較高。

(封面圖片來源:Gueоrgui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