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大腸炎較常見於歐美而少見於亞洲,在台灣更不常見,主要侵犯大腸的黏膜,有時到黏膜下層,大腸中的直腸部位常較嚴重,好發於20-30歲之間,少數病例發生於兒童或50歲以上的人,症狀有腹瀉、大便帶血或黏液,有時想大便但大不出來,有時大便時腹部會疼痛。病因可能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病情嚴重度常起伏變化,部份病患會併發大腸癌。此外,潰瘍性大腸炎也會有腸道外的症狀例如皮膚、眼睛、關節等問題。診斷的方法是大腸鏡檢加上切片病理檢查。

How to treat

潰瘍性大腸炎一般可以藥物來治療,但有時會因為發炎嚴重,造成毒性巨大腸症等問題,如果用藥物無法控制就要以外科手術將一部份的大腸切除。一般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剛開始先將病情穩定下來,然後要避免病情再發,仍需繼續服藥,如果能按醫師指導用藥,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此病需長期追蹤治療。

偽膜性大腸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偽膜性大腸炎發生的原因為人體的腸道中原本即存在一種細菌稱為梭狀芽胞桿菌,平時並無危害,當使用抗生素後使腸道內正常菌落生態環境改變,殺死或抑制腸內其它細菌,造成梭狀芽胞桿菌過度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腹瀉。引發偽膜性大腸炎之抗生素以Amoxicillin、Ampicillin、頭芽孢素、克林黴素最為常見,症狀為腹瀉、腹痛、糞便呈黏液狀且帶惡臭、發燒、血液之白血球數目升高。通常症狀發生在使用抗生素大約7天後發生,但是也有些病患於停藥後才發生。

How to treat

若感染情況允許則儘快停用引發大腸炎的抗生素,補充足夠電解質與水份,病情較輕微者將致病抗生素停掉後即可緩解,對於嚴重腹瀉的病人則須給予對抗梭狀芽胞桿菌的藥物治療,於檢驗證據出來前若高度懷疑梭狀芽胞桿菌引起之下痢,可先給予口服Metronidazole或Vancomycin,於大約一星期藥物治療結束後,再補充益生酸菌製劑每天兩次持續一個月,以恢復腸道正常細菌平衡。

缺血性大腸炎(Ischemic colitis)

缺血性大腸炎是腸胃道缺血性疾病中最常見的,是腸道血管硬化阻塞所引起,可區分為壞疽型和非壞疽型,較常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症狀有腹痛、腹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糞便中出血量並不多。急性腹痛常發生於下腹部,並伴隨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現象。觸診會有明顯壓痛及輕微腹脹,不會有明顯的發燒。嚴重時大腸壁會壞死,同時合併敗血症休克。診斷主要靠X光、大腸鏡檢查或剖腹探查。大腸鏡可觀察腸黏膜的情形而且可同時做切片檢查,只要在大腸鏡下看到有小段或整段腸子出現出血性結節,不論有無潰瘍,都是缺血性大腸炎的特徵。

How to treat

治療的方式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是非壞疽型缺血性大腸炎,通常只需內科藥物治療即可,而慢性非壞疽型大腸炎引起的大腸狹窄,或壞疽型缺血性大腸炎則通常需要外科手術治療,手術的併發症及死亡率都很高。控制引起腹部血管阻塞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對治療缺血性大腸炎與預防再發,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授權自書田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