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赴熱帶或沙漠地區觀光,也可能暴露於高溫環境,造成體溫調節失控。常見的暑熱疾病有三種,分別為中暑、熱衰竭和熱痙攣。

當周圍環境高於攝氏32度,再加上濕度過高,排汗不易,人體散熱發生困難,如果此時,又有大量肌肉收縮產熱,一時之間熱能進多出少,當然失去平衡。所以,在高溫有悶熱的天候裡,從事劇烈的体態活動最易發生熱病。特別是小孩和老人,脫水、肥胖、長期酗酒、慢性疾病、或服用抗乙醯膽鹼藥物抑制排汗者,耐熱度更差,為高危險群。

其中『中暑』對生命的威脅最大。它發生的原因是排汗障礙。發作的前驅症狀包括突然頭痛、眩暈、疲倦。接著身體燥熱、臉部潮紅、乾膚少汗、脈博淺快,可達每分鐘160到180次。患者自覺熱火中燒,神智逐漸紊亂。

當體溫急速爬升到40度至41度時,即屆中暑危象。中樞神經蛋白質受損,陷入昏迷或抽筋,若不儘速處理,死亡率超過50%。即使存活,也常遺留神經後遺症。治療中暑患者,應用冷水淋浴。在野外可找湖水或溪水浸泡,甚至用冰袋包裹全身。但降溫也不得低於攝氏38.3度,以免循環衰竭,所以每隔10分鐘,就要監測體溫,並且緊急送醫。

『熱衰竭』發生的背景也是高溫環境下,體力消耗過度。患者通常出汗過多,卻沒有補充水份和鹽分。體溫升高使末稍血管擴張,血液滯留在周邊循環系統,流回心臟的血量太少,不足以支應腦部需要。一般患者會感到全身無力、頭重腳輕、外觀蒼白、皮膚濕冷、脈博和血壓都下降,而後休克昏厥。治療的原則是矯正脫水。將患者抬到陰涼通風處平躺,寬鬆衣者,補充大量淡鹽的冷開水,通常可以逐漸恢復。

『熱痙攣』是情形較輕,但卻是發生機率最高的熱病,患者一般的健康狀況良好,在從事劇烈體能活動後,疏於補充礦物質,如鈉、鉀、鎂離子所致。常見症狀為四肢肌肉疼痛、抽筋、體溫不升高、神智也正常。治療的方式是補充電解質溶液,即可復元。

預防熱病最好的方法,避免密閉悶熱的空間、節制過勞劇烈的運動,以及補充水份和電解質,認識熱病的成因和處理方法,懂得如何因應環境,那就可以輕鬆一夏了

本文授權自書田診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