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醫師/林秉鴻 健保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在於要正本清源,回歸為社會急難救助制度。政府是用課徵特別稅的方式來達到公共醫療資源的重分配,此特別稅可以像現在的健保費額外課徵,或是回歸到所得稅當中,以增稅的 繼續閱讀..
◆台大醫院 7D 整合醫療照護病房主治醫師/蔡宏斌 自醫學系畢業迄今已過了 14 個年頭,身為一位在醫院工作的中堅分子,我經歷過自己建中同學,同時也是台大神經部陳志全醫師的過勞死衝擊,讓原本 繼續閱讀..
◆醫師作家/劉育志 經濟奇蹟是台灣曾經創造的傲人成就,受益於高度經濟成長及無數前輩的努力,讓台灣的醫療水平與世界各先進國家相較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抗疾病的藥物與治療方式不斷被研發,也不斷地被實現。 繼續閱讀..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 近日有朋友向醫勞盟投稿了一張圖片,這張圖是北部某醫學中心公告的當日急診室待床資料,很難想像急診室裡,竟然擠了 200 個病人在等一般病房,而且還有 22 人是需要躺床卻無推床可 繼續閱讀..
本欄上幾期談討論「死亡小組(Death Panel)」的問題,那時說過,明知希望極微小,為什麼還一再地診治?提到以後將會有所謂「死亡小組」類的制度,決定病人須繼續診治否。 其實何止臨終之 繼續閱讀..
台灣病了,醫界面臨前所未有的「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健保岌岌可危,醫療面對超時工作,健保壓縮,醫療爭議訴訟不斷,有識之士已經擔心台灣醫療將全面崩盤,我們的子孫可能不能再享有這一代所受到可以傲視全球的方 繼續閱讀..
◆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副教授兼主任.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命倫理學博士/蔡甫昌 臨床試驗是為了發展醫學研究、解決人類病痛,醫師與科學家透過臨床試驗可以逐漸累積醫學知識、促進醫藥 繼續閱讀..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台灣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合聘教授/陳聰富 先以二則國外案例,說明臨床試驗可能引起的傷害: 在澳洲,從 1960 年 5 月起,懷孕婦女開始接受妊娠反應晨吐藥「反應停」(Dist 繼續閱讀..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 在醫療科技突飛猛進的 21 世紀,不論是藥物、試劑、醫材、疫苗皆呈現高度快速的發展。不斷精進的醫藥科技發展,仰賴著優良的臨床醫學研究,而臨床研究又可分成兩類:觀察研究與試驗 繼續閱讀..
本欄上期談高科技的醫療時代,臨終時,在眾多機器下,不容易過世。可是社會的資源有限,誰來決定如何診治?討論在美國媒體很常提到,所謂「Death Panel(死亡小組)」的問題。 台灣的情況,應該也有不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