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坐在餐廳共餐,但卻人手一機,親子間卻毫無交流。」這樣的畫面,你是否似曾相識?千萬別小看用餐時間,在忙碌的現代社會,餐桌是親子難得相聚的時光,更是重要的教養時刻,再多的親子養成書,都抵不過餐桌上的潛移默化。
「餐桌上的教養課」是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15場良食脈動講座,灃食教育基金會自2017年6月~2019年1月舉辦十四場系列講座,邀請國內食品領域的學者專家,期待打破大眾迷思,建立正確飲食知識,積累而成厚實的台灣飲食文化。
孩子太瘦小是因為吃太少?孩子講不聽,是因為智力有問題?紅燒牛肉麵是由岡山發源?……有趣的互動式答題軟體,以大螢幕播題,個人手機答題,讓全場二百人沉浸在快問快答的樂趣中,順勢進入三個精采主題。
解密生長激素分泌的三個高峰
灃食智庫-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從爸媽最關切的孩子身高入手,探究「是誰偷走孩子的身高?」,從分析生長激素分泌的三個高峰期,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肚子餓的時候、運動之後,都是血糖較低的時候,提醒爸媽不要讓孩子喝太多含糖飲料,以免阻礙生長激素的分泌。不只要關注孩子每餐攝取的熱量,更要重視營養素的均衡攝取,他語重心長說:「每個過重的小孩背後,都有一個讓他發胖的家庭。」建議爸媽依照「543210口訣,讓孩子健康成長。」
不讓吃飯變戰場 孩子飲食習慣養成有方法
「吃飯的時候,不是一家最和樂的時候,而是媽媽罵孩子的時候。」兒童發展專家廖笙光老師以幽默開場,提醒爸媽不要只看到孩子的問題,而是找出問題背後隱藏的原因,協助孩子改變行為,才能避免餐桌變成親子戰場。比如,孩子吃飯超慢,不是他故意找麻煩,而是他的咀嚼肌沒力,只要好好訓練咀嚼肌,就能有效提升吃飯效率;若是孩子吃飯總要配PAD,不然就吵著「好無聊」,這是孩子不習慣等待,就要從點心開始,讓孩子習慣「等一下」。
瞭解餐桌飲食故事 讓孩子愛上吃飯
充滿多元性的台灣飲食文化、如同海納百川,成為一方美食天堂。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郭忠豪,分享有趣台灣飲食文化的淵源:荷蘭人1624-1662到台灣,引進牛隻、水泥(紅毛土)與水果(土芒果、虱目魚);日治時代現代餐館在台灣陸續出現,像大稻埕附近的江山樓、蓬萊閣…… 我們習慣的台灣食物,原來背後的故事這麼有趣。
吃飯不只能提供營養,更能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每週至少家庭共餐4次,準備營養均衡的餐點,了解孩子的飲食偏好,確認他攝取足夠營養。再怎麼忙,每天都一定要陪孩子吃早餐的灃食副執行長林芳燕說:「餐桌是家庭溝通的重要媒介,餐桌的飲食文化是一種底韻、更是一種家鄉。」
讓孩子吃對營養、吃出教養、吃出文化,你家的餐桌教養課,準備好了嗎?
This was beautiful Admin. Thank you for your reflections. cbc sport live
Superb post however I was wanting to know if you could write a litte more on this topic? I’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elaborate a little bit more.
Wonderful post! We will be linking to this great article on our site. Keep up the great writing. watch tv online for free
Thank you for great articl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You have noted very interesting details! ps decent web site. https://izmirmerkitevdenevenakliyat.com/
But wanna say that this really is quite helpful , Thanks for taking your time to write this.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