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倍受推廣,現代跑步鞋結合新科技,但每年穿跑步鞋跑步而傷害者約達 80%。赤腳跑步是人類的自然跑步方式,目前有些地區仍保留這種跑步方式。穿鞋子可防護足部被尖銳物刺傷、磨擦引起水泡和凍瘡等傷害,但相對限制足部活動和避震機制,近年來有人推廣赤腳跑步,他們認為穿跑步鞋太厚太硬,使跑步時用後足著地,讓足跟反覆撞擊地面造成傷害,赤腳跑步則用前足著地,可降低傷害風險。有些人主張採用薄底而鞋身柔軟的鞋子(如傳統鹿皮鞋和平底涼鞋)或現代五趾運動鞋,這些模式的利弊有待驗證。
2012 年 9~10 月的 Curr Sports Med Rep.期刊中,美國學者 Altman AR 等發表赤腳跑步的生物力學和跑步傷害的相關性。先前研究證實穿鞋跑步者的後足部撞擊傷害較多。赤腳跑步時會用前足部著地,步伐較短,可減少著地時的撞擊力;且跑者在足部接觸地面時的感覺回饋量會增大,並在足弓儲存較大的能量,這些都有助於減少跑步傷害。
2012 年 10 月的 Med Sci Sports Exerc.電子搶先報導中,美國學者 Delgado TL 等探討赤腳跑步時用前足或後足著地對下背壓力、避震效果和舒適度的影響。赤腳跑步時採前足部著地方式,會改變腰椎運動範圍,尤其腰椎前彎,可能會加重下背痛。研究結果顯示,前足著地方式的避震效果較大,腿部加速較快,腰椎的運動範圍較小,但對腰椎伸展或屈曲則無影響。
2012 年 10 月的 Int J Sports Phys Ther.,美國學者 Williams DS 3rd 等分析在赤腳跑步和穿鞋且前足著地時的避震情形,並與穿鞋且用後足著地比較。結果發現穿鞋且前足著地者和赤腳跑步者之足部蹠屈都大於穿鞋且後足著地者,而髖部、膝部及下肢受力都較小。穿鞋且前足著地者在著地時的踝部蹠屈量和踝部受力最大,膝部受力最小,膝部吸收量轉由踝部承受。
2012 年 7 月的 Med Sci Sports Exerc.中,美國學者 Perl DP 探討穿薄底鞋或標準跑鞋,並分別採用前足著地或後足著地時,對能量消耗的影響。結果發現穿薄底鞋者且前足著地時,氧氣消耗量比穿標準跑鞋者節省達 2.41%;穿薄底鞋且後足著地時,則節省達 3.32%。穿薄底鞋且採前足著地或後足著地時,兩者的耗氧量並無差異,穿標準跑鞋時亦然。因此穿薄底鞋跑者的耗氧量低於穿傳統標準跑鞋的跑者,無論採前足著地或後足著地都如此,如此對下肢的能量應用較為經濟。
(封面圖片來源:Ed Yourdon via photopin cc)
Excellent article! We will be linking to this particularly great article on our website. Keep up the good writing.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live/
Thank you for great information.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I think the admin of this site is really working hard for his website, since here every stuff is quality based data.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