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09 月 06 日 , ,

於 9/1 前往奈及利亞協助當地台灣人預防伊波拉疫情的疾病管制署兩位醫師已返台,在西非疫區當地觀察結果,對照回台灣如果未來不幸也有疑似或甚至確定病例後,醫師認為如何有效面對民眾恐慌情緒將是最重要的工作,對第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家屬也要有足夠的心理支持。

實地觀察奈國疫情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上圖右)與蔡懷德(上圖左),日前攜帶防疫物資前往奈及利亞,為當地台商、外僑與駐外館人員進行伊波拉病毒物資補充與衛教宣導工作。蔡懷德表示,一共舉辦了三場說明會,外館聘用的當地居民也參加。他們發現當地台灣人其實已經足夠瞭解有關伊波拉病毒感染的一些大方向原則,因此兩位醫師主要側重一些執行上的細節,例如個人防護裝備的正確穿脫方法、乾洗手與濕洗手的差別與方法等。

2014090504
▲蔡懷德進行衛教座談(圖片來源:疾管署)

羅一鈞表示,在親自前往奈及利亞觀察後,他認為單就奈國來說疫情可望和緩,因為奈國相對較先進,國際組織為了防治奈國的拉薩熱、小兒麻痺等疾病,在當地都有常設機構,因此當第一個案例爆發後,馬上就近支援。在奈國期間他們也有跟相關機構連繫,除了向他們解釋台灣為何特別派人來,也藉此機會瞭解當地防疫工作,以及如何有效掌握疫情發展。

ebola
▲兩位醫師也與當地國際組織工作人員互動(圖片來源:疾管署)

不過他也強調,奈國現在相關的設施與設備都不足,醫護人員的工作負荷很大。羅一鈞過往在奈及利亞從事研究時認識的醫師朋友,最近也投入防治工作,就他瞭解這位朋友沒有假期,因為事情太多做不完。然而這樣子對醫護人員是危險的,因為個人防護裝備穿久了很可能有破損卻不知道,這樣子很容易被感染,因此他在當地就看到美國 CDC 人員用膠帶再把防護衣上所有可能破損的地方都貼起來,也防萬一。

ebola
▲為避免接觸傳染,現在見面都不握手,而是以穿長袖的手臂互相接觸致意,也有用鞠躬或舉拳頭打氣(圖片來源:疾管署)

迷信、謠言、恐慌

羅一鈞說,奈國的公立醫院許多開刀房、病房與急診室都是空的,因為醫護人員發起罷工抗議,只有私立醫院還有運作。但對於整體看來專業度似乎有差,且有很多醫護人員沒有遵守規則,逃跑或感染後規避就醫等。他表示這是好幾個原因造成的。比方奈國醫師有被拍到戴口罩時鼻孔還露在外面,這對戴口罩差不多是全民運動的台灣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是因為台灣受過 SARS 的洗禮,動作相對紮實。

ebola
▲圖左的醫師戴口罩露出鼻子(圖片來源:疾管署)

而醫護人員看似種種不專業的恐慌行為,跟當地防治量能不足有關。像有些醫護人員穿了個人防護裝備但還是感染,究竟原因為何,奈國沒有足夠的疫情調查人員儘快找到答案,自然會讓醫護人員心生恐懼。

奈國民眾之間流傳的謠言也不少。像之前有手機簡訊傳出半夜用鹽水洗澡可治伊波拉病毒感染,或是一直喝溫鹽水可以治病,結果病沒治好卻有人因為鹽吃下太多腎衰竭死亡,疫情中心一天晚上就可以接 400 通關於鹽水治病的詢問電話。另外像一種傳統的養身食品可拉果 (Bitter Kola),現在也傳出可以治病,但羅一鈞說都是沒有根據的,他自己也曾嚐過一口,很苦。

妥善因應民眾恐懼心理 也不能忘了醫護眷屬

實際待在奈國觀察,羅一鈞表示學習到許多事物。對於台灣如果不幸也有了疑似案例甚至確定的病例,將面臨最大的挑戰會是什麼?他以奈國觀察結果表示,如何妥善因應民眾恐慌心理很重要,這方面要靠快速的疫情調查以確實找出相關的案例與接觸者,有效控管,同時也要有堅強的心理支持力量,協助民眾面對。他也特別提出,醫護人員的家屬也要照顧到,因為他們的親人是身處防疫第一線,家屬的心理壓力更大。

此外,台灣也要跟國際保持密切連絡,彼此訊息互相交流,必要時也能互相協助。

他指出,雖然伊波拉病毒感染目前只能用支持性療法,但觀察奈國的案例可以說明,愈早就醫接受照料,就算只是吊點滴,康復的機率愈高,奈國的死亡率目前只有 40% 左右,而且死亡的案例都是拖太久才就醫。

ebola
▲拉哥斯當地的隔離應變中心,不過兩位醫師這次並沒有進入真正的最前線(圖片來源:疾管署)

    回覆 # 1F
    2023-03-26 05:52:19 發表

    Thank you for great articl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pba live streaming

    回覆 # 1F
    2022-12-04 03:25:49 發表

    I appreciate you sharing this blog.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read more. Really Great.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