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繃是我們處理小型外傷的常用選項,但是它往往只有有限的消毒能力與覆蓋傷口避免弄髒的功效。不過奈米科技可以賦予它新的生命:把傷口裡的細菌統統「黏」走。 再生醫學的領域,科學家經常用奈米等級的微細框架  繼續閱讀..

每當地震、停電、颱風等危機降臨時,多數人第一個反應都是拿起手機。拿起手機幹嘛呢?不是打電話給家人,而是上 Facebook 獲得來自各方的資訊、發文報平安,以及提供人們協助。Facebook  知道自  繼續閱讀..

你有辦法寫出像上圖一樣的「鏡像文字」嗎?一般人可能需要經過一段練習過程,才能寫出一些歪歪斜斜的鏡像文字,不過義大利一位婦女卻可以很容易做到,只不過這不值得驚喜,科學家發現她正面臨重大變故因而產生焦慮症  繼續閱讀..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直接病因,醫界過去的研究多半鎖定在如 β類澱粉蛋白或 tau 蛋白在腦部堆積形成斑塊,進而損傷腦神經。不過新的研究顯示,功能損壞的 tau 蛋白才是造成神經元死亡的元兇,較為明確的因果  繼續閱讀..

許多醫學系、護理系學生抱著滿腔熱血想濟世救人,實習的時候,卻往往遇上一個小小的障礙,那就是堆積如山的抽血、打針工作,這時,手藝好不好決定了自己的尊嚴與病人的福祉,要是一針就上,病人會投以感激的眼光,而  繼續閱讀..

近幾年,一些商家宣稱 LED 紅藍光對皮膚具有改善作用,並研發出了 LED 美容儀,用戶用藍光照射臉部皮膚可安定情緒、集中注意力,紅光則可用於膠原蛋白的增生,改善小紋路、毛孔、手術後腫脹。 不同波長的  繼續閱讀..

當一個人的時候,你曾經覺得旁邊有人、甚至直覺那是鬼嗎?雖然目前為止科學無法證明鬼魂存在,但至少可解釋某些見鬼的體驗,可能只是因為大腦被騙了。瑞士科學家就設計了一套簡單的機器與實驗,告訴我們「感覺有鬼」  繼續閱讀..

細數在各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發明家或藝術家們,其中有不少人因其驚人的創造力被稱之為天才,而這些天才源源不絕的靈感創作,難道是他們高智商頭腦下的產物?又或者,像愛迪生所說的──「天才是 1% 靈感加上 9  繼續閱讀..

空氣污染一般會讓人覺得影響的是身體的健康,但是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母親在懷孕時如果處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孩子出生後發生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ADHD) 的風險也提高。這也是學界首次將兩者建立關連性的研究。  繼續閱讀..

位於伊利湖旁邊的克里夫蘭醫療中心(Cleveland Clinic),是全美首屈一指的醫療院所,許多內外專科都享譽國際,特別是心臟內外科,連續 14 年蟬聯美國最佳專科醫院。每到歲末年終,克里夫蘭醫療  繼續閱讀..